作者简介
时延春1942年2月出生于山东;1965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也门大使馆和外交部翻译室阿拉伯语译员,中国驻民主也门大使馆随员,中国驻埃及、约旦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处长,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政务参赞,中国驻亚丁总领事,中国驻也门、叙利亚大使。
本文内容
萨利赫是也门共和史上迄今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在各方面的建树颇多。在他执政之前仅仅16年的北也门共和史上,内战长达8年,国家元首更选4次之多,其中两位元首在政变中被推翻,另两位遭暗杀身亡。是萨利赫结束了也门的动荡局面,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
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1942年3月21日-2017年12月4日),也门前总统。
他最大的政绩莫过于结束了南北也门长期的分裂状态,最终实现了也门统一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萨利赫全名为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1942年3月23日生于也门萨那省桑汗地区拜特·艾哈迈尔村,距萨那市35公里左右,属哈希德部落。其父是该部落中的一个小酋长。
1993年10月,萨利赫在接受《也门时报》记者采访时扼要介绍了1962年“九·二六”革命之前的个人经历。他说,他和大多数也门人一样,在艰苦的农村生活环境里长大。他7岁左右开始在当地的一所经学堂上学,这样的经学堂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因为他们只学习《古兰经》。他们用木板当练习本,用土制墨水写字。
9岁那年,他到萨那报名进孤儿学校,有关方面说需要进行研究。那些官僚们整整研究了3年时间,才由法院发出录取通知书。但当他拿到这份通知书入学时,却被校长拒之门外,校长说他已超过该校录取的年龄。萨利赫家人给校长塞了点儿钱,总算被录取。
他在这所学校里仅仅读了8个月的书就退学了。他说,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他习惯了个人行动自由和自然空间,受不了学校拥挤那份罪。
退学后,他到卡泰白去找他的哥哥。在他哥哥的帮助下,萨利赫进入卡泰白的艾哈迈迪亚学校学习。卡泰白处于北也门与南也门交界处,当时的南也门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英国的飞机对卡泰白进行狂轰滥炸,萨利赫所在的学校遭到飞机袭击,他们便逃到临近的阿马德地区避难。
后来,萨利赫与他哥哥一起转移到塔兹。他们在塔兹逗留的时间不长。接着,他又跟随哥哥一起转移到也门中部的乌突马地区,他们在该地区住了8个月。
青年军官萨利赫
1958年,萨利赫被送到萨那参加了国民军。他被分到一个叫“幼狐”的分队里,领半饷。在两年的服役中,他除学习军事知识、接受军训外,还学习其他学科,扩大了知识面。
1960年,他进入军队士官学校学习,并于1961年从该校毕业。
1962年9月26日,萨拉勒领导自由军官集团推翻了也门王室政权,成立了共和政权,萨利赫积极响应。他在共和军中接受了三周的训练后,被派往哈尔夫·苏非扬地区,继而又向萨那推进,为保卫共和进行了战斗。
1963年,他晋升为陆军少尉。同年底,他在也门西部参加反对王室势力骚乱、保卫共和的战斗中负伤。
1964年,他进入装甲兵学校学习,专修炮兵技术。
他从装甲兵学校毕业后,继续在一些地区与王室势力作战。在这段时间中,他历任军械库主任,装甲兵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旅长,装甲部主任,曼德海峡军区司令等职。
1967-1968年,他参加了著名的“七十天战斗”。
1974年6月13日,他参加也门前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哈姆迪发动的推翻埃里亚尼的纠偏运动,从此步入政界。
1975年,他任塔兹省军区司令。
1978年的萨利赫
1978年6月24日,加什米总统被炸身亡。当天,成立了以议长阿卜杜·卡里姆·阿尔希为首的四人临时总统委员会,萨利赫任共和国临时总统委员会委员、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兼总参谋长,晋升为中校,成为也门决策人物。
同年7月17日,人民议会召开特别会议,选举萨利赫为共和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萨利赫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坚持对华友好。他执政期间,双方代表团互访频繁。他强调指出,也门和中国两国人民间存在着历史性的悠久友谊,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牢固的。他热情赞扬中国对也门革命和建设所提供的巨大支持和大量援助;高度评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也门的工作;表示相信也、中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会不断巩固和发展。
1987年12月,萨利赫率由三名副总理、多名部长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访华,受到隆重友好接待。他与邓小平、李先念、李鹏等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见和会谈,为参加萨那保卫战的中国人员代表授勋。双方签署中国政府向也门政府提供无息贷款的协定和关于执行协定的议定书。
萨利赫深情地对邓小平说:“由于我们了解中国过去的经历和目前的状况,因此,中国在也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也门已作出决定,要进一步发展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此次访问获得了圆满成功。
1996年3月28日,作者于也门索科特拉岛。
我在亚丁任总领事期间,多次在庆祝大会、报告会上见到萨利赫总统,不止一次地听他演讲。他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思路敏捷、善于辞令,演讲时一般都不用稿子,习惯即席演说。当他讲得动情时,还喜欢用手势帮助表达感情。他每次讲演都会多次赢得热烈掌声。
1997年2月9日为伊斯兰世界的开斋节,萨利赫到亚丁过节。当日上午9时,他在总统府接见各国领事官员,我应邀出席。
当我走近他时,陪同他到亚丁的副总理兼石油矿产资源部长阿塔尔博士和亚丁省长加尼姆都向萨利赫引见我。我向他表示了节日祝贺,并与他进行了简短交谈。
萨那是也门首都和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约190万。1990年5月南北也门统一后,萨那成为统一后也门共和国的首都,是阿拉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我对他说:“萨那保卫战时,我在萨那,长期在也门工作,我是也中友谊的见证者,也会不遗余力地为推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作出贡献。”他微笑着点头称好。
当我从接见大厅走出来时,我身后另一位总领事迅速赶上来对我说,这是也方给予中国总领事的一种特殊礼遇。
1997年5月,我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也门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同年9月1日,我抵萨那上任。次日,我向也门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阿卜杜·克里姆·埃里亚尼博士递交了国书副本,于9月21日向萨利赫总统递交国书。萨利赫总统与我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他高度评价也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表示将为我履行大使使命提供一切方便和帮助。
1997年,也门为庆祝“九·二六”革命35周年举行了盛大阅兵式,我应邀出席了阅兵式观礼活动。我看到萨利赫总统神采奕奕地站在检阅台中央,不时地向受检阅的官兵挥手致意。这使我回忆起30年前我在萨那观看的那次阅兵式。
这两次阅兵式时间相差整整30年,二者有很大不同。1967年9月26日那次阅兵式的规模要小得多,地点在萨那解放广场,检阅部队的主帅是萨拉勒总统,他虽身着元帅服,但显得忧心忡忡。1997年9月26日这次阅兵式的规模要大得多,有6万官兵参加,组织得秩序井然,地点在七十天广场。检阅这次阅兵式的主帅是萨利赫总统,他身着军装,军衔为中将,显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1999年,萨利赫在萨那的一次竞选集会上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1997年12月24日,也门议会作出决定,将萨利赫总统由中将晋升为元帅,以表彰他为实现也门统一和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这样,萨利赫便成为也门历史上继萨拉勒之后的第二位元帅。
图文转自:外交官说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