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晋中盆地腹地,太谷区这座"中国玛钢之都"正描绘着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这里不仅是"晋商故里",更是山西农谷战略的核心区。

当晨光洒满乌马河畔的试验田,当夕阳映照孟母故里的老宅院,太谷的乡村正在上演新时代的奋进故事。从智慧农业到非遗活化,从产教融合到生态修复,六个示范村犹如六幅彩绘,装点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他们以不同的实践诠释着"山西农谷"的战略内涵,为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提供了生动注脚。

胡村镇朝阳村

智慧农业的科创高地

朝阳村建成"5G+无人农场",无人收割机、智能灌溉系统覆盖千亩农田。种粮大户的手机终端可实时监控长势,产量不断增收。山西农业大学在此设立实训基地,每年培养多名数字新农人。

侯城乡东咸阳村

非遗药膳的养生经济

东咸阳村挖掘传统龟龄集制作技艺,打造"中药+康养"特色村落。传承人的药膳工坊,开发出多种养生食品,年产值达百万元。建设的沉浸式体验馆,让游客参与药材种植到成品制作的全过程。

北洸乡三台村

农旅融合的晋商样板

三台村依托曹家大院旅游资源,发展"农耕+研学"新业态。村民的"晋商家宴",复原八碗八碟传统菜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新建的AR实景剧场,让晋商驼队穿越时空"走"进现代果园。

范村镇闫村

旱作农业的节水典范

闫村创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节水的同时不断增收。村民的百亩示范田,被列为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现场会观摩点。建设的农事体验园,展示着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奇迹"。

小白乡白燕村

古树经济的生态银行

白燕村保护千年枣树群,开发"枣树认养+生态旅游"模式。村民的古枣树,年认养收入可观。建设的星空露营基地,让都市人夜宿枣林听虫鸣,生态价值实现多元转化。

任村乡东贾村

产教融合的振兴引擎

东贾村与山西农大共建"教授工作站",多个新品种试验田带动周边千亩果园升级。果农的"科技示范园",苹果糖度高,收入可观。每年举办的农民丰收节,成为展示农业科技成果的窗口。

从科创朝阳到古树白燕,从晋商三台到旱作闫村,太谷六村以不同的笔墨描绘着乡村振兴图景。在这片承载着晋商精神与农谷梦想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太谷人正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续写着"金太谷"的当代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