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大地,在丝路驼铃的历史余韵中,新疆这座多民族聚居的西域明珠,藏着独属于亚欧大陆腹地的味觉宝藏。新疆美食似一曲雄浑的边塞长歌,既有草原游牧的豪迈奔放,浸润着雪山融水的清冽甘甜,又融合了中原农耕与中亚、西亚的饮食智慧。它们以大漠戈壁、绿洲牧场的物产为魂,以传承千年的技艺为韵,在餐桌上铺展西域大地的烟火长卷,让味蕾在咀嚼间触摸“歌舞之乡”的岁月温度。
新疆手抓饭:一碗金黄里的丝路传承
这道誉满天山南北的主食,堪称新疆饮食文化的“金名片”。精选本地香米,搭配羊腿肉、胡萝卜、洋葱,以羊油慢炒爆香,注入清泉水焖煮。米饭吸饱肉香与蔬菜甜,颗颗油润金黄,羊肉软烂入味,胡萝卜软糯清甜。在维吾尔族人家,手抓饭是节庆盛宴的主角,一家人围坐分享,用手抓取的质朴吃法,恰如新疆人对生活的热忱,金黄饭粒里藏着“西域餐桌C位”的丝路烟火——从古代西域城邦的商旅餐食,到如今街头饭馆的热门佳肴,传承的是亚欧大陆交流融合的饮食密码。
红柳烤肉:一串烟火里的大漠豪情
这道让食客舌尖发烫的烧烤,是新疆街头最具野性的美味符号。选用戈壁红柳枝穿起大块鲜羊肉,肥瘦相间的肉块在馕坑炭火上炙烤,红柳枝的清香渗入肉里,羊油滴落火星四溅,撒上粗粒孜然、辣椒面。咬下时,肉汁在齿间爆开,红柳香混着肉香弥漫,粗犷中带着细腻——没有精致摆盘,只有巴扎集市的烟火蒸腾,大快朵颐的酣畅,恰如新疆人豪爽豁达的性格,烟火缭绕里藏着“烤肉界顶流”的大漠江湖气,红柳枝燃烧的,是游牧民族对肉食本味的极致追求。
新疆大盘鸡:一锅香辣里的山川交融
作为新疆餐桌上的“国民硬菜”,这道融合菜藏着奇妙的味觉碰撞。选用沙湾散养土鸡,搭配皮带面,与土豆、青椒、红椒共烹。鸡块经爆炒、焖煮,吸饱辣椒、花椒、八角的香辣,土豆绵密入味,面条裹满汤汁。大盘鸡诞生于公路边的饭馆,因分量实在、口味浓郁,成了往来司机与游客的最爱。一锅上桌,众人分食,皮带面拌汤汁的吃法,恰似新疆大地山川交融——农耕的小麦、游牧的鸡肉、山野的香料相遇,在麻辣鲜香里,演绎着天山南北的饮食包容。
新疆馕:一饼麦香里的岁月坚守
这张承载新疆饮食灵魂的面饼,是新疆人舌尖上的“移动食堂”。以天山面粉为基,盐与酵母为引,在馕坑高温中烘烤。大的如车轮,小的似茶杯,有的撒芝麻,有的裹洋葱,有的嵌葡萄干。刚出炉的馕,外皮酥脆,内里柔韧,麦香醇厚。它诞生于丝路驼队的干粮需求,千年传承间,成了新疆人早餐配奶茶、午餐夹烤肉、旅途当干粮的万能存在。一块馕,藏着绿洲农耕的智慧,恰似塔里木河滋养的麦田,在岁月流转中,将阳光与汗水的滋味,烙进每一道麦纹里,是新疆饮食“朴实见真章”的生动注脚。
新疆的美食如同一幅西域风情长卷,手抓饭的金黄里晕染着丝路的传承,红柳烤肉的烟火里燃着大漠的豪情,大盘鸡的香辣里裹着山川的交融。它们用最本真的滋味,将新疆文化的豪迈与细腻揉进食材、烤入馕坑、焖进铁锅,让每一口都成为与西域对话的密码,在舌尖上铺展一幅雄浑而鲜活的新疆风情画 。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编稿: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